时间:2025-08-11 12:19:50来源: 意大利侨网
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11日讯 去年10月,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修订的国际标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C12部分:耐工业洗涤色牢度》正式发布,标志着莆田在鞋服国际标准制修订方面实现“零的突破”。福建华峰运动用品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修订的国家标准《胶鞋、运动鞋减震性能试验方法》将在今年10月1日实施。莆田市恒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导修订的国家标准《胶鞋、运动鞋外底不留痕试验方法》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自2023年获评“中国鞋都”以来,莆田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鞋服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6项。
近年来,莆田市、县(区)频频出台新政,鼓励鞋产业链企业主动参与制定或修订各项标准,掌握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引领消费新需求,抢占海内外市场高地。去年,莆田鞋服完成规模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鞋子产量占全省近30%、全国近10%。
制定团体标准,夯实品质基础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衙后路的“莆田鞋官方旗舰店”,只见各种各样的运动鞋摆满墙柜,琳琅满目。这些鞋子都是莆田品牌,全被打上了“莆田鞋”图形商标。
“目前在全国各地开了7家门店,今年上半年卖出2万多双。”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勇说,能够进入“莆田鞋”专卖店的产品,均为莆田生产的高品质鞋。该公司是莆田市设立的国有企业,主要负责“莆田鞋”区域品牌的运营推广工作。
莆田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长期以代工为主,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为了摆脱被动地位,莆田探索以1个区域性品牌带动多个细分领域品牌,共同培育自主品牌。
2022年4月,“莆田鞋”图形商标注册成功,成为我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该图形设计以一根鞋带为主体,呈现出“莆田”二字的拼音首字母“PT”。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要通过标准来铸造。莆田市多个部门联合莆田海关国家鞋类检测中心组建鞋类区域品牌联盟,制定“莆田鞋”系列团体标准。该检测中心是隶属于海关总署的重点实验室,拥有检测产品耐折、耐磨等性能的全套仪器。近水楼台先得月,高于国内相关标准的“莆田鞋”团体标准在此出炉。
莆田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唐振华介绍,“莆田鞋”系列团体标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耐用性能看,国内相关标准均要求在连续屈挠4万次后不能出现帮底开胶、鞋底和帮面开裂现象,而“莆田鞋”系列团体标准要求连续屈挠5万次后达到同样的无损效果才算合格。二是从健康性能看,“莆田鞋”系列团体标准针对衬里和内垫耐摩擦色牢度项目指标,从国内相关标准要求的不低于2至3级提高至不低于3级,而且增加了皮料中六价铬的技术指标。
有了团体标准的认证背书,“莆田鞋”系列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今年“五一”期间,位于衙后路的“莆田优品”古街店开门营业,主要销售莆田自主品牌鞋、食品和工艺美术制品。经营该店铺的莆田市贸促优配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纪郑谦表示,“莆田鞋”系列团体标准把好了第一关,公司也设置了认证程序和准入门槛,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眼下,已有16家莆田鞋企的产品进入“莆田优品”实体店,同步入驻线上平台,展销休闲鞋、功能鞋、户外鞋、童鞋、女鞋、轻跑鞋、商务鞋等七大品类。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莆田优品”线上线下已售出7800多双莆田自主品牌鞋。
参与标准制定,开拓更大市场
鞋服是莆田首个年产值突破千亿元的重点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4000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其中,荔城区鞋服产值占全市近一半,主要分布于荔城经济开发区西天尾片区和黄石片区。
莆田永生鞋业有限公司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公司创始人蔡纪宁带着记者进入检测室和展示厅,只见一台仪器正在不停拉扯几片牛皮制品,屏幕上显示数字“16358”。原来,这是在记录材料的扯动次数,通过观察其是否出现开裂来检验质量。
蔡纪宁是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人,年轻时在广东从事制鞋,1999年回乡创办鞋企,主营建筑安全鞋和工装鞋。如今,永生鞋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细分品类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的“易佰达”品牌系列产品较早在欧美地区打开市场,如今出口占总销量八成。除了巩固传统市场,公司也在拓展“海丝”沿线、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主导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可以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贸易战和关税战。”蔡纪宁介绍说,作为莆田市鞋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永生鞋业现有20多项制鞋专利,参与制定我国化工行业的相关标准,以及《建筑安全鞋》《老年沐浴鞋》《皮鞋》等团体标准。2021年7月1日,由莆田制定的《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实施,为全国首个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
莆田鞋服是外向型产业,与出口贸易息息相关。为了练好“内功”、增强抗风险能力,今年1月,莆田市工信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鞋企开展标准研究,并按照年度实际产生费用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于检测认证等事项,按照年度实际产生费用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上下联动,共同发力。5月,莆田市荔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助推“荔城鞋业”发展8条措施》,鼓励企业参与鞋服标准制修订。该局局长黄志雄介绍,当地依托莆田海关国家鞋类检测中心,开设便捷服务通道,对耐用性能、安全性能等检测项目实施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相关成本。
去年,莆田全市制鞋及鞋材企业42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85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2亿双。记者从莆田海关拿到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莆田出口鞋靴31.9亿元,同比增长0.6%,占同期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39.1%。(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朱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