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迈向“千万大市”——2022年全市人口总数达967.9万人

时间:2023-02-28 08:40:40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人口流动趋势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近日,2022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出炉,温州全市2022年末常住人口967.9万人,居全省第二,新增3.4万人,向人口“千万大市”更近一步。

  数据显示,去年温州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均为约6‰,基本无自然增长人口,3.4万人的人口增加,都属于净流入人口。在省内大多城市人口增长量都偏低的背景下,温州去年的人口增量排在了全省第四位,占全省增量的9.2%,比2021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在低生育率的大背景下,“人口抢夺大战”已经打响,那么温州如何吸引到更优质的人才,在角逐千万级人口大市中拔得头筹?

  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归零

  长期以来,温州生育率一直较高,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口大市。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温州人口出生率已与死亡率持平,均为6‰。这意味着自然增长率归零,也是数十年来温州出生率、死亡率首次持平。这并非温州独有的情况,全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较2021年下降至0.04‰,其中出生率较2021年下降0.62个千分点。

  出生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温州全市出生人口7.1万人,出生率7.43‰,较2010年下降6.28个千分点,2021年和2022年全市出生率继续回落,分别为6.8‰和6.0‰。

  从全省的年龄结构看,2022年末浙江省的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29万人,占总人口的20.2%,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而同期65岁以上人口的规模为981万人,已远超0岁-15岁人口(907万人)的数量。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温州会受到影响吗?对于这个问题,浙江大学人口大数据与政策仿真(工作坊)研究基地主任、世界温州人云智库专家米红表示,要关注人口负增长,但并不需要过于担忧。从长远看,人口负增长确实避免不了,但是2022年浙江各地自然增长率低下,很大程度和疫情有关。这个问题在政策的调整下,短期就会有所改变。在他看来,从长期看,要留住人,首先还要从产业结构入手,吸引鼓励全国乃至全球温商回乡创业,从而带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型,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容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并探索“银发经济”相关业态,顺应未来的人口趋势。

  一年“抢到”3.4万人实属不易

  人随产业走,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温州凭借服务业与制造业优势,吸引天下英才纷至沓来。去年3.4万人的净增长,这可是不小的“战绩”。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时代,温州在面临长三角高等级城市虹吸的背景下,连续两年扭转了人口净流出的局面,非常难得。据悉,2011年-2019年,温州人口虽然微增,但除去自然增长外,均为净流出。

  为了留住人才,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温州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一步之遥的“千万人口城市”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

  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力争达到1000万人,总和生育率回升至1.35,人均预期寿命达82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引入高校毕业生6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城镇化率达到75%等。到2030年,“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地位更加巩固,中心城区首位度显著提升。到2035年,“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优势更加凸显。

  我市在规划中将“健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具体包括优化“零门槛”落户政策、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做好境外归国人口管理服务。同时,从人才引进、生育支持政策、健全人口管理服务、优化“零门槛”落户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指导。

  从我市相关部门近期的动作来看,人口相关政策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如市卫健委日前就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公开征求意见,计划向一孩、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1000元、2000元和3000元。

  优化人口结构势在必行

  人口的去留,是区域经济活跃与否的直接体现。而当今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标志就是服务业在整个城市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制造业。而服务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发展更依赖于面对面的互动,高度依赖于人口密度。

  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夏怡然表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一方面是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高,还要提高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集聚程度;另一方面是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包括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更新和服务业的结构优化。

  此外,温州人口还存在一个特殊的情况,即人口在空间上分布较平均,市辖区人口的首位度不高。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温州制造业快速发展,各类产业遍布温州各县(市、区)有关。作为市辖区的鹿城区、瓯海区和龙湾区,常住人口约300万人,在全市总人口中占比1/3左右,在过去十年间,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数量和占比并没有明显提升。

  夏怡然建议,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发挥依赖于一定规模和一定规模下的人口密度,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固然重要,但人口空间结构更为重要。在面临上海、杭州等经济中心的强大虹吸效应的外在压力下,保持人口稳步增长,重点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和技能结构,更好地发挥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带来的高效率,在集聚中谋求经济增长、在集聚中实现共同富裕,这将是温州未来人口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