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一带一路”贸易新通道 TIR开通以来温州发货近2000万元

时间:2025-07-28 10:03:14来源: 意大利侨网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在全球贸易的宏大版图中,物流通道宛如纵横交错的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经济发展的活力。2024年12月,温州开通TIR(国际公路运输)货运模式,从此跨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直通运输的外贸新时代。

  如今,温州已开通至俄罗斯莫斯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圣彼得堡,白俄罗斯罗德诺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3个国家5条线路,共监管TIR出境车辆32车,货重449吨,货值1984万元人民币。TIR货运恰似一条崭新的动脉,助力温州深度融入全球贸易循环,为这座商业之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线路不断拓展 

  开启跨境物流新篇

  “TIR”是基于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开展的国际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其凭借“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显著优势,成为继航空、铁路、海运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

  据温州海关介绍,目前,我国开展TIR卡航业务城市基本集中在北方。温州至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的开辟,标志着温州成为我省和全国南方地区首个开通TIR业务的城市,搭建起了“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平台,将有力加强温州与周边城市商贸联系,虹吸东南沿海进出口货物,进一步提升温州在浙南闽北赣东集疏运体系的辐射力、影响力;也为温州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国内国外“双循环”战略枢纽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

  TIR货运模式在温州落地后,运输线路如藤蔓般迅速延展。

  今年6月,5辆装载价值400多万元鞋袜、箱包等货物的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在温州海关监管下,从温州斯尔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驶出,并经由内蒙古满洲里口岸离境开往莫斯科。

  同月,一辆满载4529箱冰淇淋的TIR国际运输专用车辆,从温州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出发,前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标志着浙江省至中亚地区的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开通。

  7月9日,一辆满载眼镜、帽子等跨境电商一般出口(9610)货物的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从温州发车前往欧洲。这是浙南地区TIR运输模式与跨境电商9610新业态的第一次结合,意味着TIR运输模式又实现新突破。

  目前,温州已成功开辟5条TIR运输线路,每一条线路都像是一条经济纽带,将温州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今年,中哈乌、中哈吉、GMS等多条线路也已列入开通计划,它们将进一步拓展温州与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构建起一张更为庞大、密集的全球贸易网络。

  有效降低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TIR货运模式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温州企业带来了成本降低的福音。以温州聚鑫国际多式联运港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今年全力推进自有TIR货车采购与运营项目,其中首批55辆TIR货车已完成交付。按照规划,至今年底,该公司自有TIR货车投用量将扩充至100辆,并实现每日常态化发车。经该企业测算,每车每趟本土TIR运输预计可为企业节省1000美元物流成本,全年累计可为瑞安企业节约超300万美元物流支出。

  浙龙鞋业也是受益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苏荫省提到,之前货物出运是采用自己约货车送到各口岸报关,再由欧洲货车换装的出口方式,耗时25至30天,而TIR卡航凭借清关便捷、不用转关的优势,比普通货运时间节省了60%以上。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产品,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TIR货运模式还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身于跨境贸易。“TIR运输模式的特点,非常适合跨境电商小包裹运输,为当前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物流选择。”温州国贸云商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珊珊表示。在TIR模式的带动下,更多企业开始积极开拓海外业务。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更能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温州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温州海关表示,将持续深化TIR卡航公共平台建设,拓线路、优服务,争取跨境电商出口(9610、9710、9810、1210等)与TIR运输的税收优惠叠加,降低企业物流等综合成本,为浙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刘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