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米兰,有一家名叫“安达”的安防工程公司,外表并不起眼,却在当地商圈、社区和工地之间稳稳经营了十四年。公司总经理孟禹,来自黑龙江,是一位从“街边小店”干起的非典型创业者,也是当下海外华商群体中,逐步完成从经验个体到系统经营升级转型的代表人物。
他自称“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恰恰是这种自知与务实,让他在欧洲市场不靠“聪明快”,而靠坚持、学习与组织能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华商之路。
非典型留学生,融入欧洲“温州商帮”的进化起点
孟禹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周边的一个小县城,16岁只身前往北京求学,大学与工作共度8年。因难以适应国内职场文化,2009年来到意大利,进入米兰国立美术学院攻读产品设计硕士。
“说白了,是一种对职场现实的逃避。”他坦言。
留学之后,他没有进入设计领域,而是与朋友合伙在米兰街头经营一家监控与报警器材店,从安防行业做起。真正改变他的,不只是市场的磨砺,而是在2019年,他加入欧洲华商商学院MBA班的课程学习。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一批来自欧洲各国不同行业、尤其是来自浙江温州的优秀华商同学。
“一开始我有些局促,毕竟我是北方人,不是温州商圈一员。但我发现,他们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诚意、能不能实打实地做事。”
课堂内,他们共研商业模式;课堂外,他们互访工厂、互推项目、互荐客户。温州同学圈不但接纳了他,还带动了他生意的进一步发展。
“那段时间,让我意识到:在欧洲做企业,不能再靠单打独斗,而是要融入生态,构建组织,建立信任网络。”
创业伊始:一辆货柜车后的“企业管理启蒙课”
创业初期,孟禹经营的是一个小型批发点,没有大型仓储条件。最难忘的一次,是十多年前迎接第一批中国货柜的“卸货大战”:
“货柜车有17米长,仓库却在居民小区。司机只能把车停在人行道和斑马线上。我带着五六个临时工,用小推车、购物车、甚至肩扛,把几吨重的货搬进去。”
“警察来了三次,居民不停报警,我就跟警察打游击。警车走了再搬回来。那时候很多事不懂,甚至连工人证件是否合法都不知道。卸完货后回想,真的是‘幸运掩盖了无知’。”
从“做买卖”到“做企业”的认知跃迁
2019年,欧洲华商商学院的系统学习,彻底改写了他的经营观。
“我以前只是个小贩,想着多卖货、多拿利润。上了课后,我才意识到,企业不是靠勤奋堆起来的,而是靠系统思维、组织能力、长期战略构建出来的。”
此后,他对公司业务重新规划,将原有的安防产品销售,升级为“安防产品 + 商业空间设计 + 工程施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他的理念也随之清晰:“做生意可以只关心利润,做企业则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要考虑人的培养、服务系统的建设、客户关系的长期运营。”
最困难的时刻:疫情下的生死考验
对孟禹来说,2020年至2021年的疫情,是一次深刻的生死考验。
“我做的是批发,疫情期间所有项目暂停,客户跑路,现金流断裂,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选择回国,工资、房租、货款全都压在一起。”
他几乎从零开始重建团队,重新找客户、谈供应商、分阶段回收坏账。幸运的是,一批老客户选择继续支持他,有的甚至先付钱帮他“顶过去”。
“其实创业就是这样,真正的抗风险能力,不在账面,而在信任、组织能力、以及你过往留下的口碑。”
不靠价格取胜,而是服务系统与生态信任
如今,安达公司已在意大利本地构建起稳定的客户网络,覆盖商业楼宇、商铺空间、零售系统等多个终端。他不以“价格战”竞争,而强调“系统服务力”作为核心优势。
“我们不做比价工具,而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安防选型、施工配合、售后维保、施工图纸配合、到多语种对接,一条龙服务,才是我们真正的壁垒。”
同时,他也通过与中国供应商、软件团队、设计师资源的整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能力。
新时代华商:在变化中找结构、在转型中找增长
在全球经济下行与中欧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孟禹却始终保持乐观。
“欧洲市场虽慢,但稳。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力在提升,欧洲客户对服务与交付周期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好是我们可以做深的空间。”
为此,他与朋友共同投资创办了软件开发公司与餐饮咨询公司,希望用“数字化+场景化”的方式,为传统行业提供更有效率的支持。
他坚信,数字化转型,是华商“不能错过”的黄金赛道。
对华商未来的期待:文化自信、系统能力、持续学习
谈及“华商精神”,孟禹认为:“团结、顽强、执着这些老一代华商的品质,今天依然是根本;但下一代华商,必须补上‘认知’与‘结构’这门课。”
“未来的华商,要能把自己当成企业家而非个体老板,要能从组织角度思考,要善于从文化中汲取信心。”
希望,未来的华商不仅是商业精英,也要是文化传承者、社区建设者与教育参与者。
“我自己就很想当老师,这是我心底里一直未完成的梦想。”
给后来人:十年投入、长期主义、主动学习
给想在欧洲创业的年轻人,孟禹提出三点建议:
选赛道:别追风口,要选有结构的产业。
选热爱:能否坚持十年,是热爱决定的。
选打法:商业不是体力活,是系统游戏。
他说,如果可以回到创业起点,他只想对自己说一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结语】
从黑龙江小城,到意大利街巷;从17米卸货车的狼狈打游击,到构建一体化系统服务能力;从孤身一人打拼,到融入华商社群、携手成长……孟禹的这十四年,是一个非典型留学生的欧洲成长史,也是一位典型华商的时代演化缩影。
他不强调“成功”,但强调“走得稳”;
他不靠“聪明”,却靠“系统”;
他 不只想赚钱,更想“留下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用一句他自己的话来总结:“我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图文:意大利侨网 王晨阳)